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槲皮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中国表面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分子印迹(Molecular Imprinting)是源于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技术,具有分子识别性强、固定相制备简便快捷、操作简单、性质稳定、溶剂消耗量小等优点,

分子印迹(Molecular Imprinting)是源于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技术,具有分子识别性强、固定相制备简便快捷、操作简单、性质稳定、溶剂消耗量小等优点,在检测、吸附分离、表面催化等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与应用价值[1-2]。传统分子印迹聚合物通常是先直接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丙烯酸、4-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等)进行共价或非共价的相互作用后再加入交联剂与引发剂,通过本体聚合、沉淀聚合、溶液聚合等方法聚合,最终利用有机溶剂洗脱模板分子而得到,该过程操作简单,但存所得材料形貌不规整、模板分子不容易完全洗脱、有效印迹点被“包埋”,从而使材料的选择吸附效率降低等不足之处[3]。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在一些微米-纳米材料(SiO2纳米粒子、量子点、Fe3O4磁性纳米粒子、碳纳米管等)表面进行分子印迹修饰而得到的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增加了材料的规整性和比表面积,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具有更高的吸附分离效率,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分子印迹材料存在的问题[4-5]。

中药中含有黄酮类、萜类、生物碱、香豆素类等多种化合物,它们不仅结构类型多样,还具有许多潜在的生物活性;与此同时,低毒性的优点让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备受关注[6]。然而,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传统的吸附分离材料往往选择性不够理想,分离效率较低,且容易丢失微量的有效成分等缺陷,因此,研究具备高效率的吸附分离材料就显得意义重大,而分子印迹材料或许能发挥其优势,在中药成分吸附分离方面有所作为[7]。基于此,本实验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中药成分槲皮素(Quercetin)为模板分子制备槲皮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探讨MIPs在分离富集中药黄酮类活性成分应用中的可行性。

1 实 验

1.1 仪器与材料

2X15-3型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真空干燥箱;真空泵;电子天平;BSD-TX318回旋式大容量振荡器;TG16-WS台式高速离心机,南宁邦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UV-120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SB3200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津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槲皮素、硅胶、丙烯酰胺(AM)、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3-氨丙基三甲基硅烷(KH540)、偶氮二异丁腈(AIBN),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无水乙醇、乙酸,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

1.2 槲皮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选择硅胶为载体,需对硅胶表现进行活化与硅烷化,操作如下:称取15 g硅胶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0 mL 5%盐酸溶液,在电磁搅拌下加热回流24 h,产物用蒸馏水反复洗涤至中性后,抽滤,真空干燥备用。取10 g活化好的硅胶,加入100 mL蒸馏水于三颈瓶中,然后加入10 mL KH540,在50 ℃下反应24 h,将反应后的产物抽滤,经蒸馏水、75%的乙醇反复洗涤,除去未反应的原料,真空干燥,得到经KH540表面修饰的硅胶微粒。

表1 MIP和NIP的合成用料比Table 1 The ratios of reactants for MIP and NIPSampleQuercetin/mmolAM/mmolSiO2/gEGDMA/mmolAIBN/.1MIP2160..1

表1为槲皮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用料比,以MIP2为例,模板分子槲皮素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溶于50 mL无水乙醇中,室温下反应30 min,使二者以氢键形式充分结合,之后加入表面修饰的硅胶微粒和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于70 ℃下充分溶解混合,通氮气除氧15 min后加入AIBN引发剂,继续氮气保护下反应5 h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制备方法类似,过程中不加入槲皮素模板分子。

1.3 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实验

准确称取三份50 mg MIP和NIP于小瓶中,分别加入1、2、3 mg/mL的槲皮素乙醇溶液4 mL,在40 ℃下震摇吸附4 h,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紫外光谱测试,通过公式可计算出印迹聚合物对槲皮素的吸附量。

式中:Q表示平衡吸附量,mg/g;C0表示吸附前吸附液的浓度,mg/mL;C表示吸附后吸附液的浓度,mg/mL;V表示吸附液的体积,mL;M表示印迹聚合物的质量g。

1.4 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洗脱实验

取若干份50 mg分子印迹聚合物于2 mg/mL的槲皮素乙醇溶液中40 ℃下吸附8 h,离心后倾倒去上清液得到吸附饱和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之后加入乙醇溶液,在50 ℃进行震摇洗脱5 h,每隔1 h取上清液进行紫外光谱测试进而计算洗脱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分子印迹聚合物扫描电镜(SEM)图像分析

图1 MIP1(a)和MIP2(b)模板分子洗除前后扫描电镜照片Fig.1 SEM pictures of MIP1(a) and MIP2(b) before and after removing templates

文章来源:《中国表面工程》 网址: http://www.zgbmgc.cn/qikandaodu/2020/1228/412.html



上一篇: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八次理事长
下一篇:超疏水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中国表面工程投稿 | 中国表面工程编辑部| 中国表面工程版面费 | 中国表面工程论文发表 | 中国表面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表面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