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2)

来源:中国表面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4 PANCMPC与丙烯腈共聚物合成 将2.3节中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磷脂酰胆碱替换为PANCMPC,重复共聚过程,获取PANCMPC与丙烯腈共聚物PANCHEMA。 2.5 仿

2.4 PANCMPC与丙烯腈共聚物合成

将2.3节中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磷脂酰胆碱替换为PANCMPC,重复共聚过程,获取PANCMPC与丙烯腈共聚物PANCHEMA。

2.5 仿生磷脂化改性PLCANCP的合成

为将存在生物特性的磷脂功能基团导入共聚物分子侧链上[13],将PANCHEMA与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实施反应,然后和三甲胺实施开环反应,生成仿生磷脂化改性PLCANCP,其生成路径见图1。

图1 PLCANCP生成路径Fig 1 PLCANCP generation path

生成仿生磷脂化改性丙烯腈共聚物过程中,以共聚物PANCHEMA与2-氯 -2-氧 -1,3,2-二氧磷杂环戊烷实施反应能够缓和反应过程,同时使用过量的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和三甲胺,可使共聚物分子侧链上的羟基和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整体反应,全部转换为磷脂功能基团[14]。

2.6 性能评价方法设计

对仿生磷脂化改性后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性能评价,主要是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所使用的主要参数为亲水量与蛋白质截留率[15]。式(1)为亲水性计算公式:

式中,Y、B和Δt分别表示透过液体积、有效表面面积和操作时间,单位分别是L、m2和h。

式(2)为相容性计算公式:

式中,xp表示透过液内牛血清白蛋白浓度,xf表示原料液内牛血清白蛋白浓度,两者单位均为mg/mL。

仿生磷脂化改性后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粘附比EFE进行分析,计算公式为:

式中,Jw1表示初始水通量,Jw2表示材料表面清洗后的水通量,通过式(1)可获取Jw1、Jw2,进而求出EFE。

3 实验分析

3.1 亲水性对比分析

为测试本研究提出的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的清水性,分别采用本研究技术、基于等离子体的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和基于物理手段的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对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进行仿生磷脂化改性实验,对比不同技术仿生磷脂化改性后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水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三种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在初始阶段水接触角差距较小,均维持在57%左右。随着时间的延长,三种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的水接触角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当时间达到30 min时,本研究技术改性后的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水接触角下降趋势最为显著,达到15%左右;基于等离子体的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水接触角下降趋势低于本研究技术,达到38%左右;基于物理手段的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的水接触角下降趋势最小,仅达到42%。实验结果表明,三种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中,本研究技术的亲水性最好,是由于本研究技术中引入了磷脂基团,提高了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的亲水性。

图2 不同技术的亲水性对比结果Fig 2 Hydrophilicity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3.2 生物相容性对比分析

为测试本研究技术对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于3.1节中的实验过程,对比三种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见图3。

图3 不同技术改性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对比结果Fig 3 Biocompatibility of different techniques

由图3可知,当牛血清白蛋白浓度逐渐提升时,三种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对蛋白质的吸收性能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提升。本研究技术仿生磷脂化改性后的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与其他两种技术相比,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收量最低。当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达到4.0 g/L时,本研究技术的牛血清白蛋白吸收量达到最高,为10.46μg/cm2,而基于等离子体的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对牛血清白蛋白吸收量为26.66μg/cm2,基于物理手段的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对牛血清白蛋白吸收量为32.90μg/cm2。

3.3 材料粘附比分析

为测试本研究技术细胞粘附性能,基于3.1节中的实验过程,对比三种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后材料的细胞粘附结果,见图4。

图4 不同技术的材料粘附对比结果Fig 4 Material adhesion contrast result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由图4可知,三种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的细胞粘附量具有较大的差距。其中采用物理手段的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的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每平方毫米的细胞粘附量达到730个以上;而采用等离子体的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后,材料表面每平方毫米的细胞粘附量为440个左右;采用本研究技术后的材料表面每平方毫米的细胞粘附量接近180个。采用本研究技术后材料表面每平方毫米的细胞粘附量不足采用物理手段的仿生磷脂化改性技术细胞粘附量的四分之一,说明本研究技术对提升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表面亲水性与生物相容性的帮助更大。

文章来源:《中国表面工程》 网址: http://www.zgbmgc.cn/qikandaodu/2021/0514/603.html



上一篇:调查带入医院的移动设备需定期清洗消毒
下一篇:运用冰山原理浅析海明威作品以太阳照常升起和

中国表面工程投稿 | 中国表面工程编辑部| 中国表面工程版面费 | 中国表面工程论文发表 | 中国表面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表面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